近年来,中国足球裁判在国际大赛的执法机会可以用“凤毛麟角”形容。即便获得国际裁判执法资格,中国男、女裁判们也鲜有亮点。面对尴尬的现状,中国足协从今年起启动了裁判后备力量的培养。从近年1月底开始在广东英德、广西梧州、南宁柳沙3大基地,中国足协对来自全国的130名年龄在27岁以下的年轻裁判员进行专项业务培训,其中还包括50名女子裁判。 过去10余年来,中国足球裁判虽然年年都有国际赛事执法经历。但在世界杯、 奥运会、世青赛这样的世界顶级赛事上,中国裁判的身影却不多见。目前男足方面只有主裁陆俊、助理裁判穆宇新分别入选国际足联2002年韩日世界杯及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执法队伍中,而穆宇新作为预备助理裁判甚至没有在世界杯赛场上执法过哪怕一场比赛。 女足方面,虽然左秀娣、牛慧娟先后在世界杯、奥运会上有过执法经历,但国际大赛赛场上很少见到其他中国女裁判的身影。前不久,国际足联指派秦亮等3名中国裁判执法今年的阿尔加夫杯,这对于中国女足裁判也是来之不易的荣誉。 中国裁判为什么难于得到国际大赛的“厚爱”,这个问题其实也一直困扰着中国足协。协会内部人士表示,过去中国裁判员的英语水平普遍较低,而中国国内男、女赛事竞技水准也始终较为低下,比赛数量非常有限,因此中国裁判员在业务上得不到高质量的锻炼。此外,过去多年中国裁判员的考核方式,考试内容较之国际足坛也很落后。中国足协也为此于今年正式引进国际足联题库考题考核中超、中甲裁判。 除了对现役男女联赛裁判员进行业务指导外,中国足协也比以往更加注重裁判员后备力量的挖掘与点拨。1月31日、2月1日,中国足协分别在广东英德及广西梧州两基地开班培训80名27岁以下男子年轻裁判。几乎与此同时在柳沙基地,50名女子27岁以下裁判也加入了裁判后备力量培训班。为他们授课的都是国内最有经验、业务功底最扎实的讲师。此外,中国足协还率先用国际足联题库题为这些年轻裁判“摸底。”中国足协技术部有关人士表示,“以后不仅是职业联赛、女足联赛的裁判,裁判后备力量的培养都要严格与国际接轨。”2月14日,本期培训正式结束。成绩佼佼者将获得今年执法U系列等重要赛事的机会。(风林火山) |
>> 发表评论 | 共有条评论 |